Wenson的隨筆網站

Wenson的隨筆網站

Da sprach es wieder ohne Stimme zu mir: "Was weißt du davon!
Der Tau fällt auf das Gras, wenn die Nacht am verschwiegensten ist."

2015年5月28日 星期四

教你怎麼不讀書



也許是因為我讀過中文系,不時會有人問我贊不贊成降低文言文比例、學生該不該修讀或背誦四書等問題。其實這種問題問中文系的人並不太對,雖然我們的確要背誦許多詩詞曲賦,但通常更多的力氣是花在「小學」上頭,語音、文字、聲韻、訓詁,光是這些「基本知識」就可能已經讓人喘不過氣來,而且除非浸淫其中數十載,否則考究學對於寫文章(不論是文言或白話)的幫助很小,甚至連閱讀時用到的機會也沒想像中多,有些圈點完十三經的研究生,其實文字、聲韻諸學也是唏哩呼嚕的。換句話說,你就算整個中學時期的國文都只讀文言文,還把四書背了大半,對於中文系的功夫來說幫助很小。我高中背了大半部的四書和《詩經》,還有全部的《老子》、一些《莊子》,大學在中文系也沒能派上什麼用場。如今出了社會,即便靠搖筆桿子過生活,但那些東西幾乎都用不上,頂多就平時聊天扯蛋、寫部落格時偶爾可以掉掉書包,用些只有自己覺得有妙處的典故爛梗,聊以自遣耳。

前陣子網路上又開始吵文言文和國文教育要增要減的問題,我不欲在此深談對文言文教育的看法,那恐怕花上幾篇文章都講不完。不過為了省掉某些人思想檢查的時間,我直接講我的立場:文言文該教,但是不該要求學生背,甚至就把它當成跟美術、音樂這類(不受我們教育體系青睞的)學科一樣,不納入考試都沒關係。說老實話,我根本就覺得這問題沒那麼重要,因為現在最大的問題是學生根本不想學,懶得想,文言文也好白話文也罷,考完試後不多久就奉還給了老師,與其計較選什麼語言,倒不如計較選哪種文章、如何教學,這個我在以前的文章裡已經講過了,不再贅述,在此我只多講點要求學生背誦文言文的弊病。背誦看似在加強學習效果,實則反而是偷懶甚至有害的學習方式,因為背書的分數評量方式只有一種,就是默寫,學生根本不用細細思索句子好在哪裡、特別在哪裡,反正寫出來就成了;老師也覺得反正學生的目標是把文章背起來,所以教的時候通常就著重在解釋字義上,搞了半天,該篇文章到底哪裡特別、哪裡不凡、哪裡還需要斟酌等等,根本幾乎都沒學沒教,更遑論是搶救國文教育聯盟常說的潛移默化、教導人心云云。而且你一旦強調背誦文言文,這個項目在學生準備考試時就會被列入第一優先選項,這道理就跟學生學英文的時候,第一優先的就是把單字背完一樣,而在現實中學生的時間就是那麼有限,背誦文言文勢必會排擠到其他面向的學習,尤其是白話文,因為不用背而且讀起來通常沒有難字,有時間再看就好(然而這世界上的「等到有時間再如何如何」多是自我安慰)。於是就算一次段考裡只有一篇文言文,也一定會佔去大多數的準備時間。最後的結果是,白話也沒學到,文言也沒學好,徒然浪費許多時間。

2015年5月15日 星期五

霸凌,小人,爛桃花



這幾天工作很多,忙到連運動的時間都沒有,不過卻接連看到好多觸動我心弦的題目,算算可能得寫上個六七篇,包括談讀書風氣、談哲學史、續談公知等等,有的太花時間暫時按下,日後有緣(雖然通常這樣講就是沒了)再發,今天且先偷空來胡說八道一下,講點老人家的碎碎唸。

隨著各式各樣公共議論平台與專欄公知越來越多,我想大家應該多少都有發現,只要一出現一個熱門議題,大夥兒會搶著快點發表相關的看法,因為過幾天議題變冷就沒人想看了,我偏偏卻喜歡過幾天再看。因此我大約是這幾天才比較仔細看各界怎麼談兩週前最熱門的「(網路)霸凌事件」,其實說法大都沒什麼新鮮的,唯一奇特的是,在短短幾天內霸凌這個詞彙好像變成了傳染病,只要稍有衝突或批評,馬上就有人高喊(被)霸凌。從前我們講到霸凌,幾乎都是指校園裡的現象,只是出了社會的大人們一方面也提不出什麼具體的辦法,再者多少也有點覺得事不關己,所以總是雷聲大雨點小,罵一罵社會生病了教育失敗了時代怎麼了便罷,如今霸凌一詞延伸到網路世界,而且鬧出人命,忽然間大家都變得特別關心,立委照著公式馬上就喊著要儘速修法啦,媒體開始採訪一些名人談受害經驗,再剪貼一些國外的相關法令啦,也有些公知們開始談如何關切霸凌、防範霸凌。忽然間我們的社會好像充滿了對霸凌的焦慮,尤其是擔心自己或孩子被霸凌了要怎麼辦。然而我卻認為現實可能剛好跟這樣的焦慮相反,我們最該憂慮的,是自己或自己的朋友、孩子有沒有霸凌他人。

2015年5月3日 星期日

公知和他們的XD




接著前一篇文章的話頭。網路時代,想當公知人人有機會,但是出來在街上混的通常也都不是省油的燈,而且地盤大多已經分配成形,現在想要下去搶生意當然比較辛苦,但並非沒有辦法。機緣巧合,吾人前兩年夢到一位高人,授以速成之法,並且諄諄告誡:「那《公知聖典》博大精深,本來不能速成,但胡大師想到改變社會風氣風魔萬千鄉民,事勢甚急,早一日成事,天下蒼生便早一日解了倒懸之苦,因之寫下了幾章速成的法門。可是辦成了大事之後,仍須按部就班的重扎根基,那速成的功夫只能用於一時,是胡大師憑著絕頂聰明才智,所創出來的權宜之道,卻不是天下無敵的真正王道。這一節務須牢記在心。」在下未敢專擅,特於此處公諸於世。采采卷耳,不盈頃筐,嗟我解人,置彼周行。

公知公知,知多少




我發現這年頭要在網路上成為意見領袖有一個很方便的公式,不用像朱學恒、酪梨壽司那種早期發跡的人一樣要熬個好幾年:你要先在某個領域樹立一種專業的地位(或只有「形象」亦可),等到獲得一點肯定後,趕快在自己不熟悉的領域裡頭大鳴大放,記得此時有兩點務必遵守:1.挑選一些有爭議的議題發言,站在看起來像雞蛋其實比較像高牆的那一邊。2.就算講出了一堆自己不太懂的東西,還是要保持一開始就建立起來的權威感。

成功心法免費放送,我真是太佛心來著了。

這是我大約兩年前在臉書上寫的一小段文字,如今看來似乎依然有用,而且擅於此法的人還明顯變多了,只是不叫做意見領袖,他們開始有了個新名字:公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