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enson的隨筆網站

Wenson的隨筆網站

Da sprach es wieder ohne Stimme zu mir: "Was weißt du davon!
Der Tau fällt auf das Gras, wenn die Nacht am verschwiegensten ist."

2013年6月28日 星期五

思辯On Line(四) - 複雜的思辯 vs. 簡單的平庸



今天是《超譯尼采II》在台正式出版的好日子,看吶!正面能量將要充塞於我們的島嶼。看吶!獅子來了,在這偉大的正午。

這是一個很好的時刻,適合回答我在本系列文章一直繞著談的問題:為什麼我們的社會需要更多思辯 - 網路上的思辯?

我看外國的媒體報導時,常會發生一種情況,就是「看不懂」。不論是New York Times、The Economist、New Yorker、Harper's、The Telegraph、CNN、BBC、Deutsche Welle,我不時就會發現吸收障礙,沒辦法一直很順地讀下去,而且這困難並不是因為語言而產生的,因為說實在話這種刊物的英文、德文雖然難寫,卻大多不難讀(起碼跟我熟悉的文學或哲學作品相比是如此)。阻礙閱讀的不是語言隔閡,而是資訊的質與量,有時候我不知道該作者或記者為什麼講那些話,因此回過頭去仔細尋找事件的來龍去脈,再把問題的幾個不同爭點搞清楚之後,回過頭來就知道人家在說什麼了,原來他們已經預設了讀者要有一定的知識背景,原來人家的媒體會希望讀者自己要做點功課。然而,這樣的「閱讀障礙」,我在看台灣的媒體時卻從來沒有發生過,真的,一次都沒有。

2013年6月27日 星期四

思辯On Line(三) - 有礙思辯的網路用語




我們這時代,不只資訊的變化速度很快,連資訊的載體都是幾年就換上一換。不過才十年前,部落格還是新聞媒體口中的未來霸主,現在卻已經是半老徐娘,眼看著恐怕還得成為昨日黃花。五六年前還很新潮的FaceBook,現在也已經成了最最普通的東西。幾年前商家想推銷自己,還會設個官網,窮一點的寫個部落格,現在則多半直接用粉絲團取代了。然而,即使都一樣是網路媒介,部落格卻還是跟臉書這一類的社群網站非常不同,其中最明顯的差異就在文字的數量與呈現方式。雖然部落格也可以圖文並茂,不過寫部落格時以文字為主體的人還挺多的,有心一點的往往每篇文章都是洋洋灑灑數千言,然而這在臉書上卻很少見,通常都是簡短的論述,甚至放個連環圖就了事,寫的人愛其方便,讀的人圖其快速,畢竟塗鴉牆上的資訊有如江海,很少有人能耐著性子,慢思細讀。

不只是文字少,臉書上的書寫還有一個隱性的特色,那就是寫作者心中預設的說話對象不同。我以前寫過一篇文章,比較書本與部落格作者的寫作心態差異,然而現在當部落格日漸式微、臉書愈益抬頭,昔日的對比現在又有了另一層次第的遞嬗,書本之於部落格,竟然越來越像部落格之於臉書。臉書原本就有很強的聊天與對談性質,書寫的當下已經先在心裡預設了讀者是哪些人(通常是臉書好友),就算沒有設定隱私或閱讀權限,但是整體來看,書寫時心裡的那個框框還是比寫部落格還窄。事實上,這情況也不只限於臉書,PTT這一類的BBS也是如此,這種載體原本就是希望強化原始文章下方的回應與對話,有時候回文的份量或重要性還甚至超過原文。這在部落格時代是很難看到的。

2013年6月21日 星期五

我們剩不到二十四小時就要完了 ─ 台灣出版界的如此骨氣



本來不想寫的,畢竟我也算是出版業的一份子,何必講這些政治不正確的話?

況且,我還有兩篇「思辯On Line」系列沒有寫完(沒錯,是兩篇不是一篇),要寫應該先寫那些才對。

可是我現在還是寫了,反正這也不是本部落格第一次破例、頭一回討罵。有看不過去的話就說出來吧。

我要談的,就是這幾天在網路上傳得沸沸揚揚的文章,郝明義的〈我們剩不到二十四小時了〉。
你猜對了,我相當不同意這篇文章。在我看來,它發酵的理由就跟反旺中是一樣的 ─ 對中國的排斥與恐懼;
然而卻又比反旺中更沒有道理,因為這次連「蔡衍明」都是假想的,而且文章充滿了自我感覺良好的話術。